2014年十大亞洲表現城市中國占六席深圳居首
2014年亞洲十大表現城市
名次 | 城市 |
1 | 深圳(中國) |
2 | 廣州(中國) |
3 | 成都(中國) |
4 | 天津(中國) |
5 | 德里(印度) |
6 | 吉隆坡(馬來西亞) |
7 | 北京(中國) |
8 | 新加坡 |
9 | 胡志明市(越南) |
10 | 上海(中國) |
美國獨立的經濟智庫米爾肯研究所指出,排名結果顯示并不令人感到意外。過去30多年來經濟快速增長,并躋身為世界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不論是在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還是蓬勃城鎮(zhèn)增長方面,都是“龍騰虎躍”。新加坡排名第八。
9月17日公布的米爾肯研究所(Milken Institute)亞洲表現城市排名中,中國的六個城市名列前十,深圳居冠。新加坡排在第八位。
美國獨立的經濟智庫米爾肯研究所指出,排名結果顯示并不令人感到意外。過去30多年來經濟快速增長,并躋身為世界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不論是在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還是蓬勃城鎮(zhèn)增長方面,都是“龍騰虎躍”。
盡管因中國政府落實公共投資和金融與資本市場等方面的改革令經濟增長降溫,但中國未來仍將是經濟增長。這是因為中國通過財政撥款進行的基礎建設投資和城鎮(zhèn)化仍將持續(xù),并支撐經濟健康擴張。
這是米爾肯研究所去年在我國設立亞洲后,對亞洲主要城市經濟表現進行排名。其在報告中分析稱,作為現代中國的經濟特區(qū),名列的深圳仍然是一個主要的生產樞紐。大量的工廠雇用了成千上萬的員工,為蘋果公司生產iPhone,并為許許多多其他公司組裝零部件。近期深圳大力開展電信、金融、生化藥劑等高增值-高薪酬-的產業(yè),推動了該城市快速攀升經濟階梯。
中國的另外三個城市——廣州、成都及天津,連同深圳占據了前四名。北京名列第七,而排名10的上海,作為中國的主要金融,雖然造就了的熟練勞動力,卻難以超越吸納高科技生產的其他城市。
中國以外,進入亞洲表現城市前十名的亞洲其他城市包括了印度的德里、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及越南的胡志明市都入選十大。
名列第八的新加坡是十大中的發(fā)達經濟體。報告稱,由于調查的方法偏向獎勵快速增長的城市,新加坡能取得如此排名的確是難能可貴。這個城市國家是一個成功的經濟典范,展示了如何依據其人力資本、研究及創(chuàng)新能力,從一個低成本生產基地轉變?yōu)橐粋€開放的國際經濟體。
報告指出,新加坡雖然是發(fā)達經濟體,但在工作崗位的增長方面,卻一直取得與新興經濟城市般的增速。
在2012年,新加坡的750家民間、政府和非盈利機構進行了約3萬9000項的研發(fā)項目,其中絕大部分偏重于新加坡擅長的兩大領域,即工程與科技,以及生物醫(yī)學與相關科學。
亞洲表現城市指數是以亞洲城市的經濟表現予以排名。指數衡量就業(yè)機會、家庭收入及高增值產業(yè)過去五年(2008-2013)的增長,以適應商業(yè)周期的變化。它也體現這些領域近一年的表現。作為一個經濟指數,表現亞洲城市不包括生活費的比較或生活素質條件,諸如污染或交通時間。